我國稀土科學基礎研究基地
國家重點實驗室:
1、北京大學稀土材料化學及應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1989)
2、中科院長春應化所稀土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2007)
3、中科院物理所磁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1991)
4、中科院物理所超導國家重點實驗室 (1991)
5、中科院福建物構所結構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1991)
6、中科院上海硅所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 (1991)
7、北京大學人工微結構與介觀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 (1994)
重點基礎研究領域 (高等院校):
中山大學:發光材料等
蘭州大學:分子基及固體發光材料等
復旦大學:分子基光學材料、催化等
華東理工大學:催化及在精細化工中的應用等
四川大學:催化材料、磁性材料及應用等
北京交通大學:發光材料及器件等
清華大學:分離設備、催化材料及應用等
北京化工大學:催化材料及應用
南昌大學:分離和材料
華東師大:催化材料及應用
武漢大學:分析方法和測試技術
華南理工大學:稀土在塑料、橡膠等高分子精細化工中的應用
浙江大學:高分子及橡膠合成催化材料等
東北大學:稀土分離、冶金及合金材料
中南大學:稀土金屬及合金材料
北京大學:分離理論及技術、磁學、發光、催化、儲氫、理論化學等
重點基礎研究領域 (中國科學院) :
中科院長春應化所:分離、稀土輕金屬合金、發光等
中科院物理所:磁學和磁性材料、超導材料、非線性光學材料等
中科院福建物構所: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分子基功能材料等
中科院上海硅所:高性能陶瓷材料、能源材料等
中科院長春光機與物理研究所:光學材料及器件等
基地:
國家重點實驗室、部門開放實驗室、國家工程中心和企業研發中心等多層次的稀土研發基地
人才:從事稀土研發人員在5000人以上,成為國際上最大的稀土研發團隊。
資助:僅以科技部為例,部署和啟動了包括攀登、973、863、支撐和火炬計劃以及中小企業創新基金等一系列重點科技項目,有力地支持了稀土相關理論和材料的研究,促進了稀土高技術產業的發展。
中組部“千人計劃”、教育部“長江特聘教授”、自然科學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和“優秀創新研究團隊”、中科院“百人計劃”,以及各地方政府先后啟動的多層次人才和團隊資助計劃也為培養和引進高水平稀土材料創新科技人才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江蘇省稀土行業協會辦公地點:
江蘇省常熟市黃河路263號港澳城12F江蘇保利有色金屬有限公司辦公地
郵編:215500